2008-03-25 20:47 来源: 本站原创
【主持人】好,阎老师我们再来接热线。这位85701212的朋友,您好。
听众:你好。阎老师,我想请教一个问题,为什么清朝的皇帝比明朝的皇帝,勤政爱民的特别多,而且从历史上各个朝代来对比,作为清朝,它这个比例也是比较高的。
阎崇年:您这个问题提得很好,接着说。
听众:再第二个问题,想请教一下,明朝是因为皇帝大多数比较昏庸,就灭亡了。但是为什么清朝出现了这么多勤政爱民的皇帝,但是他还是比较在短的时间之内,迅速地衰败了?
阎崇年:先说一下您的第一个问题。第一个问题,咱们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,秦始皇功高三皇,这两千多年来,我们就按照十二个皇帝来说,这十二个皇帝中,清朝的皇帝总体上还是勤政的。他要巩固着统治,必须兢兢业业、勤勤奋奋,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第二个原因,是清朝的皇帝重视皇子的教育,明朝的皇帝对皇子的教育不够重视。还有一个是文化的传统,就是他接受了汉族的问题,我想这三点原因比较重要。至于为什么这么乱,以及后来皇帝这么勤政还灭亡了,我想有几个问题:第一个就是清朝制度的问题,这个制度问题从努尔哈赤、皇太极一直到多尔衮定都北京的时候定下来的。就像我在《努尔哈赤传》当中说的,努尔哈赤既播下了种子,也埋下了一些基因,就是清朝制度的原因存在了很多矛盾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清朝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袭,面临着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对清朝的侵袭,这是明朝所没有遇到的。(2007-3-25 19:45:00)
【主持人】非常高兴您参与我们的节目。我们继续接听下一位朋友,您好。
听众:您好。阎老师您好。
阎崇年:你好。
听众:我想请问一个问题,崇祯皇帝,李自成,对他们的评价一般,但是崇祯皇帝也是比较用功的一个皇帝,你怎么评价这个皇帝?
阎崇年:我觉得这样,崇祯皇帝应当说还比较勤政,但是有一条,你大的方向如果错了,你是越勤政问题越多,特别是崇祯的勤政,在他刚继位的时候没几年,他想做的一些政策调整,比如重治魏忠贤,但是崇祯重治魏忠贤,仅仅是一个个案处理,没有作为制度来做。崇祯三年之后,他的中兴之梦破灭之后,就在制度上发生了很多问题。就比如袁崇焕,当时可以让他戴罪立功,唐太宗说过“使功不如使过”,你用功臣不如用犯过错误的人。比如袁崇焕有过,让你去立功,他会积极改正错误,为国效力,他没有。崇祯对于大臣是不信任的,比如有一个大臣陈新甲,一次陈新甲不小心把公文放在案子上了,第二天手下人清理的时候,以为是发出的消息,就传出去了,一下天下哗然。这个崇祯皇帝明白,就说是我让他做的。崇祯皇帝下令,把陈新甲抓起来了。陈新甲就委屈了,不愿意。崇祯皇帝就说把他杀了,结果把忠臣杀了。所以崇祯皇帝最后是咎由自取。
听众:谢谢阎老师的解答。
主持人:也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节目。北京时间十九点四十九分,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本期特别节目。
(2007-3-25 19:48:00)
更多搜索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