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您当前的位置 :青岛网络电视台 > 会客厅 > 现场图集 正文

 心理专家张蕾,青岛二中班主任赵泽建作客本网 图集

2010-03-29 20:03 来源: 本站原创

 

 

  【主持人】刚才您说这段时间学生的心理压力也是特别大,我想问一下张老师,这段时间学生心理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

  张蕾:主要是对学习成绩的一个期待,到现在这个时候,几乎没有孩子说不用功,都很拼,但是他会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。眼看着高考逼近了,他的成绩达不到他期望的目标、分数线,可能就带来一些压力,应该是这样。还有比如说我的同桌很强、很厉害,我要是考不好,就无法面对了,面子上觉得很难看。

  主持人:上了十来年的学,就希望这一次考试拿出最好的水平。如果说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的话,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,主要有哪些表现出来呢?

  张蕾:在情绪上首先可能是焦虑,焦虑可能产生两种反应,一种是外化的反应,就是暴躁,站不住、坐不住,事多,一会儿洗,一会儿涮,很急,一碰就发火,这是外化的症状反应。再一种内化的是木僵,发呆,动不起来,比如说失眠、退缩,不愿意见人,不愿意说话,这其实也是一种焦虑情绪的反应,差不多这两种反应。

  主持人:赵老师,现在班里有学生有这样的反应吗?

  赵泽建:个别同学有这样的反应。

  主持人:您怎么办呢?

  赵泽建:首先在家长会上要求家长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不管自己能不能解决,都要给班主任打个电话,使老师全面了解,重点的个别关照、单独教育。

  主持人:其实很多网友对咱们今天的网聊特别关注,一天的时间已经有很多问题提出来了。第一个问题是一个网友,他给自己起了一个网名挺让人心疼的,给自己起的名字叫“恨自己的人”,因为他说“他是一名理科生您好!他说作为一个理科生,我深知做题的重要性,但是有的时候思维闭塞,一个非常简单的习题我会很长时候都做不出来。做不出来心里就会很难受,接着去做别科目的题,可是也会很难做出来,弄得一晚上学习效率都不高。自己也不知道怎么调节,最让我难过的是每次数学考试,一坐在考场上心里就会很紧张,嘴里不停的冒口水,一张卷子总是写不完。我都快烦死了,请老师帮帮我。”

  他碰到的现象,是不是高三最后这个阶段挺普遍的呢?

  赵泽建:挺普遍的。

  主持人:怎么办呢?

  赵泽建:焦虑也是上进心的表现,就怕他不焦虑,就怕他高考的时候还不急不忙的。应该说考试,不要过分看重平时的表现。我常常给学生说,不要过分看重考试,把每次练习的时候当做考试,把每次考试的时候当做练习。后来又人反对这句话,怎么理解呢?把每次考试当练习,考得好的不要夜郎自大,考得不好也不要妄自菲薄。因为考试是平日练习的在线,平日学习重视效率,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来。

  一进场就焦虑,该会的题答不出来,这有两方面的原因:一个是休息不好,因为精神的反应我认为身体是物质基础,休息好了,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,有一个物质基础,这样的话对良好的心理的产生是一个好的前提。

  (2010-3-29 19:13:00)

  【主持人】您是教化学的,我想对待化学就是理科的题目,我上学的时候也碰到这样的问题,一看题懵了,死活答不出来。如果遇到这种问题,从答卷子的角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

  赵泽建:正规化的考试里面,有提前10分钟发卷子,把程序搞好,该填图的时候填图。完了之后监考老师让你把笔放下,这时候不要故作镇静,把卷子统揽一遍。一般试卷的设计是由易到难,也是反应了考生的心理变化。统揽全卷,制订答题策略。有些题比较简单,一目了然,我就先做哪些题,减少失误。

  主持人:也就是说先看题,一定定个策略出来。我们也希望这位网友听了赵老师的答案以后,接下来还会有几次模拟考试。

  张蕾:还有一次吗?

  赵泽建:集中的话在5、6、7这三天。

  张蕾:还有有些学生一时审不出来的题,马上要消极的心理暗示“坏了,完了,人家都会,我不会。”这个题做不出来,分数肯定拿不上名次了,又怎么样了。这样一种消极的心理对话,就会让他的情绪更加紧张,以至于后面的题可能也审不出来了。所以我想,如果你见到一个题,我审不出来的时候,你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?就是其实我不会,大概70%-80%的人也不会,说不定我一放,过一会儿就能会,这样一种心理的对话,会缓解心里的紧张。

  主持人:有时候考生希望平时考得不太如意,能希望自己在高考的时候特别发挥。比如“张志刚”网友说,如何才能让孩子在高考中超常发挥呢?张老师,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见解呢?

  张蕾:我觉得超常发挥,不能作为一种期待,越期待越不会超常发挥。你把心态放平,刻苦学习、努力学习。其实超常发挥的现象,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特别善考,真的会出现这样的孩子,心理素质特别好。原来青岛二中有一个同学,也是个班干部,当时在高三的时候,他的成绩就不是很理想,非常焦虑。后来发现这个孩子每当大考的时候,心理素质就是特别好。

  主持人:其实考试重要的也考心理素质,不光考学的知识怎么样。

  张蕾:其实你像拼了这么多年,不止是三年,加上前面的十几年,到了这个高考的份上,大家技能上、技巧上、知识上差不多了,到这时候拼的就是心理素质、心理状态,谁的心态平稳,谁能够放得开,不要把张三、李四捆在一起,我要不如他怎么办、不如他怎么办,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学生,所以导致“他怎么写那么快”,把周围的人都挂在一起,特别沉重。如果放得开,在考试的时候有平和的心态、轻松的心态,他才可能超常发挥。如果说你越想“哎呀,如果哪天超常发挥多好。”你要是这样的心态,特别是家长,不适合有这样的心态。

  (2010-3-29 19:21:00)

  

文章来源: 本站原创

更多搜索:

搜索